食品的脂類變化及淀粉老化
脂類的變化在低溫冷庫冷卻貯藏過程中,食品中所含的油脂會發生水解,脂肪酸會發生氧化、聚合等復雜的變化,同時使食品的風味變差,味道惡脂類的變化在低溫冷庫冷卻貯藏過程中,食品中所含的油脂會發生水解,脂肪酸會發生氧化、聚合等復雜的變化,同時使食品的風味變差,味道惡化,出現變色、酸敗、發黏等現象。這種變化進行得非常嚴重時,就被人們稱之為“油燒”。淀粉老化普通的淀粉大致由20%直鏈淀粉和80%支鏈淀粉構成,這兩種成分形成微小的結晶,這種結晶的淀粉叫盧一淀粉。它在適當溫度下,在水中溶脹分裂形成均勻糊狀溶液,這種作用叫糊化作用。糊化作用實質上是把淀粉分子間的氫鍵斷開,水分子與淀粉形成氫鍵,形成膠體溶液。糊化的淀粉又稱為“一淀粉。食品中的淀粉以“一淀粉的形式存在,但是在接近O℃的低溫范圍中,糊化了的“一淀粉分子又自動排列成序,形成致密的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,迅速出現了淀粉的盧化,這就是淀粉的老化。老化的淀粉不易為淀粉酶作用,所以也不易被人消化吸收。水分含量在30%~60%的淀粉最容易老化,含水量在10%以下的干燥狀態及在大量水中的淀粉不易老化。
淀粉老化作用最適溫度是2~4℃。例如面包在冷卻貯藏時淀粉迅速老化,味道就變得很不好吃;又如土豆放在冷藏陳列柜中貯存時,也會有淀粉老化現象發生。當貯存溫度低于一20℃或高于60℃時,均不會發生淀粉老化的現象。因為低于一20C時,淀粉分子間的水分急速凍結,形成了冰結晶,阻礙了淀粉分子問的相互靠近而形成氫鍵,所以不會發生淀粉老化的現象。
- 相關文章:
肉的化學成分和營養價值 (2013-8-18 12:29:7)
各種因素對酶的影響 (2013-8-12 10:13:53)
維生素 (2013-8-10 9:42:6)
食品中的雙糖類 (2013-8-9 9:35:5)
食品中的糖類 (2013-8-8 9:15:39)
食品中的蛋白質分類 (2013-8-8 9:9:26)
食品中的蛋白質 (2013-8-7 9:1:50)
食品的液汁損失 (2013-7-5 9:38:4)
食品的水分蒸發 (2013-6-24 9:7:43)
食品冷藏時的變化 (2013-6-23 10:51:37)
冷凍面團里其他含量 (2013-4-26 13:28:56)
乳化劑 (2013-4-6 10:29:45)
- 留言列表: